1、专业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聚焦于社会微观经济组织的运行与管理,系统研究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、原理和方法技术。本专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,综合运用管理学、经济学、……
1、专业定位
工商管理专业聚焦于社会微观经济组织的运行与管理,系统研究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、原理和方法技术。本专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,综合运用管理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,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。
2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扎根广东、面向全国,致力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公共意识,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,具有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、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,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胜任生产运营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、电子商务等管理工作的应用型、复合型人才。
3、培养规格
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,接受管理实践技能训练,形成理论分析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能力。毕业生应达成以下要求:
(1)知识结构:
-
掌握数学、统计学、经济学等基础理论与方法;
-
系统学习管理学、组织行为学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创业学等专业核心知识,了解学科前沿;
-
具备哲学、社会学、法学、信息技术、语言文学等多领域通识知识。
(2)能力要求:
-
具备通过课堂、文献与实践等多渠道自主获取并整合知识的能力;
-
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识别、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;
-
具有创新思维、批判性思考与组织沟通能力,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。
(3)综合素质:
-
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,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拥护党的领导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;
-
系统掌握专业理论与方法,具有国际视野和敏锐的管理问题意识;
-
具有人文素养、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精神;
-
身心健康,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格魅力。
4、课程体系
课程体系涵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。课堂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、通识教育、学科基础、专业核心、跨专业选修及实践实验六大模块,其中必修课占72%,选修课占28%。专业课程中必修与选修比例分别为55%和45%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习实训、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(设计)。全部课程教学安排在第1-7学期,第8学期集中进行毕业实习与论文工作。毕业要求最低163学分,含第一课堂156学分与第二课堂7学分。
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管理学、会计学原理、财务管理、战略管理、组织行为学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管理、管理运筹学、管理信息系统、企业运营管理、现代公司治理、创业学等。
5、师资队伍
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,其中博士17人,高级职称6人,海归背景1人。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,80后占多数,结构合理,兼具学术水平与教学实践经验。另聘请多位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担任特聘教授,定期开展专题讲座,拓展学生视野。
6、教学条件
专业已构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,配备充足的教学资源与设施,建有30余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,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有力支持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